臺南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與臺南市枋子林觀光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於11月22日假臺南市新營區姑爺里辦理「貴黍掃帚見學與手作體驗」活動,吸引大批民眾參與,現場報名情形踴躍,課程一度爆滿。活動由地方耆老、志工及講師共同帶領,讓參與者透過實作,重新認識這項曾風靡輸日市場的傳統產業,也讓在地文化再次發光。
本次課程由地方趙昆原議員引薦,並獲得姑爺里王月順里長(阿娟里長)及社區志工團熱情協助。課程中,講師以一步一步的綁紮示範,帶領民眾親手完成屬於自己的貴黍掃帚,從取材、整束、綁結到收尾,每個環節都包含先人生活智慧。參與者除能親身學習傳統技藝,也在互動中體會部落文化的深度與韌性。
活動亮點之一,是由在地志工尤素霞老師帶領的「社區走讀」。透過導覽,民眾深入了解「姑爺」地名由來、周邊聚落如角帶、挖子、莿桐腳的關聯,以及過往廣泛流傳的生活建築特色如「半邊水缸」、「貓孔」等傳統智慧。尤老師同時介紹社區如何在「築角計畫」協助下,將廢棄空間轉化為公共休憩場域,成功凝聚地方向心力。
尤老師也分享姑爺里昔日以貴黍製作掃帚外銷日本的繁盛年代,以及因應產業需求,各戶家中建築方式如何改造、增添材料浸泡水池等細節。隨著產業沒落,社區一度沉寂,直到王月順里長父女兩代攜手努力,重新串連地方文化,讓高齡化農村再次展現活力。
此外,社區更準備在地限定的「三色紅龜粿」(以紅麴、紫薯、蝶豆花製成)及「姑爺白碗粿」提供與會者品嚐,粿模上更特別雕有「姑爺」字樣,象徵地方的創意與驕傲。活動讓民眾「有學又有飽」,深受好評。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參與者表示,不僅學到傳統工藝,更深刻感受到姑爺里居民對土地與文化的深切情感。社區志工們流著汗、帶著笑、毫不保留地分享經驗,更讓外地民眾感受到濃濃人情味。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