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區再添一項重要文化資產!「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拍面宋江陣」於2024年經市府文化資產審議通過,正式公告登錄為台南市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這是繼2016年「新化大坑尾擔飯擔」之後,新化地區又一項珍貴民俗的保存成果,令人振奮。
台南市議員 余柷青表示,新化文化資產數量之豐、涵蓋面向之廣,顯示出此地深厚的歷史脈絡與民間活力,更是台南重要的文化重鎮之一,「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拍面宋江陣」的認定不只是地方光榮,更是文化傳承的里程碑。他感謝民間持續耕耘、世代傳承,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讓文化根脈深植人心,薪火相傳。
「拍面宋江陣」源於清領時期,所在地聚落當時屬於保大東里,因治安需求組成聯庄陣頭,與埤仔頭、下山仔腳並稱「保東三陣」。根據耆老口述資料可推測,其歷史可追溯至1892年前,已有逾百年歷史。日治時期起即有完善組織,歷任教練制度完備,傳承脈絡清晰。朝天宮建於1904年後,該陣即為廟會重要陣頭之一,目前由教練 程瑞進(圖片右二)領軍。
新化頂山仔腳拍面宋江陣由主委 林丁文(圖片左二)號召黃麟翔與林育民共同努力提出申請,如今能夠獲得登錄,主要基於以下三項理由:
一、民間自主傳承力強:該陣由頂山仔腳地方居民自發組成,包含老中青三代成員,村內共118戶皆以能參與此陣為榮,展現社區凝聚力與文化自信。
二、具有聯庄信仰特色:「拍面宋江陣」為南關線及新化地區六大拍面宋江陣之一,與關廟埤仔頭、下山仔腳關帝廟陣頭形成「保東三陣」,充分體現昔日聯庄守望相助的民間組織與地方信仰文化。
三、完整保留傳統樣貌:該陣保有18對兵器、12套陣式,以及特殊橋段「時遷對打」,表演時由田都元帥金身(俗稱宋江爺)坐轎護陣指揮。成員依傳統扮相頭綁紅巾、拍面、著紅褲草鞋,展現歷史延續的民俗風貌。
本次登錄也讓新化區文化資產總數達13項,涵蓋古蹟、歷史建築、表演藝術與民俗等多元面向,具體清單如下:
新化區台南市定文化資產一覽(依類別與登錄時間排序,台南市文資處)
【古蹟類】
•新化鍾家古厝(2013年登錄)
【歷史建築類】
•原新化街役場(2002年登錄)
•新化尋常小學校「御真影奉安殿」(2004年登錄)【位於新化國中】
•新化武德殿(2006年登錄)
•新化郡公會堂(2008年登錄)【現為新化圖書館】
•新化神社遺構(2014年登錄)【位於虎頭埤風景區旁】
•新化回生院(2020年登錄)【現為新化衛生所】
【傳統表演藝術類】
•新化鎮狩宮的八家將(2010年登錄)
•新化吳敦堂的官將首(2010年登錄)
【民俗類】
•新化朝天宮的大目降十八嬈公告(2009年登錄)
•新化大坑聖母宮的新化大坑尾擔飯擔(2016年登錄)
•忠順聖王會食祖佛酒迎陳聖祖(2016年登錄)
•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拍面宋江陣(2025年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