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李退之---建議讓市民共同參與市徽設計
日期:2011/1/10
臺南市議員李退之本日(01/10)針對新的臺南市徽召開記者會,建議市政府應該讓全體臺南市民共同參與市徽設計,不論是公開徵稿或者市民投票,讓更多的民眾加入討論,融合原本臺南縣市各自的特色,用最符合臺南精神的設計概念,產生全臺南人認同的新市徽。
李退之提到原台南縣同時使用精神標誌以及縣徽兩種徽章,以水火同源意象展現的精神標誌象徵萬物成長之相容共存,乃做人處事之圓融和諧;而縣徽則以金黃色稻穗與青綠色底色表現的臺南縣農業的豐收富足,以及生生蓬勃的朝氣、自強不息的活力。
李退之也說明原臺南市於日治時代,自台南火車站廣場前向南行至湯德章紀念公園及府前路兩側皆種植鳳凰木,七月鳳凰花一片火紅,而有鳳凰城之稱。以此為緣起,並將「古城中線有指南針」、「府城遠景」以及「船頭」柔合進「台」、「南」、「市」而行成原來的臺南市徽。
李退之進一步指出,近來國內政府單位了解到視覺識別對於行銷的重要性,紛紛重新設計更活潑的企業識別系統,以達到區別己身與其它縣市的差異性。李退之也提到過去國內也有碩士論文曾針研究縣市徽的識別性,原臺南縣市徽的認知率都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新的臺南市必須要突破以往,讓民眾共同參與,設計出臺南市民都認同的新市徽。
會中李退之也列出其他各項原臺南縣市的象徵物,包括原縣樹-樟樹、原縣鳥-水雉、原縣花-桂花以及原市花-鳳凰花、原市鳥-喜鵲,希望市府能將各項代表大臺南市的圖騰或象徵物,一起讓全體臺南市民參與、選擇,決定出融合原臺南縣市的特色,真正代表大臺南市的象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