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莉莉議員現場會勘火車站前地下道使用問題記者會
日期:2005/1/17
一、時間:2005年1月17日(星期一)上午11:00
二、集合地點:台南市火車站前站正門出口
三、出席人員
□台南市政府都發局都市設計課長莊德樑
□台南市政府工務局使用管理課課長曾鵬光
□台南市政府交通局交通管理課長謝昇毅
□台南市議會議員邱莉莉
為打造府城入口意象,都發局去年共花費一千多萬元重整火車站門面,其中六座玻璃鏤空、引進藝文氣息的地下道尤為改造案的重點,不過市民卻顯然沒有感受到市府的「浪漫」,橫跨馬路者仍比比皆是,市議員邱莉莉批評,新地下道完工後,交通局已塗銷行人斑馬線,但卻未配合在週邊設置告示牌、或派員勸導使用,火車站一天高達五萬人次進出,等同每天有數萬人暴露在人車爭道的危險環境中,市府不能以地下道完工作為行人安全的豁免。現場會勘的交通局交通管理課長謝昇毅則坦承,站前路面交通仍有待改進,相關問題與改善措施將提報本月道安會報進行檢討。
陰暗髒亂的火車站地下道向來為人詬病,為塑造整潔明亮的入口意象以提高使用率,都發局自去年開始便針對車站前後六座地下道改換新妝,不但入口處有全國首創的鏤空玻璃、樓梯改為人造崗石階梯,更在南北側地下人行道提供藝文展示走廊和燈箱,儘管都發局一再強調,新地下道「中看也中用」,但來往乘客卻似乎仍未養成使用習慣,在邱莉莉會同都發局、交通局和工務局現場會勘時,約只有兩成比例不到的市民選擇走地下道。
邱莉莉表示,一般來說,地下道使用率不高的原因大致有三:路口平面寬度過窄、地下道設計讓行人感到不便以及路口未有隔離裝置,這三種條件火車站地下道剛好全都符合,尤其地下道的階梯坡度甚陡、又沒有無障礙設施,將造成身障人士、提沉重行李的旅客和孕婦望之卻步,之前都發局曾傳出有意在路口附近擺設超過六十公分的阻絕植栽,以防行人直接跨越,但卻會使得這三種人面臨「無路可走」的窘境;邱莉莉更指出,市府唯有藉著若干強制手段的採取,才有可能提高地下道使用率、降低路面車禍與致死率,然而這又牽涉地下道設計是否「普遍可行」的棘手問題,農曆年近,都發局和交通局應趕緊商討,否則身障人士過站前馬路若不慎出車禍,可想見勢將引起責任歸屬的爭議。
都發局都市設計課長莊德樑表示,設置電扶梯會是解決方式之一,不過市府財政困難,且未來鐵路地下化後火車站另有整體發展規劃,目前不做此想,都發局僅能從面貌改造盡力,提供行人利用地下道的誘因。交通局交通管理課長謝昇毅則坦承,站前地下道的功能看來尚未充分發揮,使得人車爭道、險象環生,他將把行人安全及其衍生的相關問題提報本月道安會報討論,儘早找出妥善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