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蓉、姜滄源議員召開「國民教育搞內訌 拋棄歷史沒煩惱?」記者會
日期:2005/1/24
時間: 01 月 24日星期一 下午2:00
地點:市議會一樓小型簡報室
參加人員:相關人員
市議員姜滄源與陳淑蓉聯袂召開記者會,譴責教育局行文要求各國中小學將學校穿堂的「禮義廉恥」四字以及「作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拆除。姜滄源表示,市政府市政無能,專跟著中央政府搞意識型態,前有「延平郡王祠」的黨徽事件,現在又有「蔣中正所題的禮義廉恥」拆除,及去掉「中國人」的行政命令。姜滄源說,許添財就是想要將涉及「國民黨」、「中國」、「蔣中正」等等過去的歷史遺跡通通消滅,國民黨鄙視市政府拋棄歷史的作法。
陳淑蓉表示,民進黨政府推動本土化從中央到地方都是「逢中必反」,教育部要求學校正名,教育局要求學校去“中國”。她說,不論是本省人、外省人或客家人都是從中國大陸來的,作個堂堂正正的中華民國人,也就是中國人,為什麼需要改?許添財只是因為討厭「中國」,就要求各國中小學更改標語,她想請問許添財,中華民國是不是中國?憲法跟法律,哪一條法規告訴許添財,中華民國不是中國?作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有什麼爭議?有什麼不對?姜滄源也認為,把禮義廉恥這個標語拆掉,表面上看,是為了鼓勵各校自主發展校訓,但是實際上又是為了去掉「蔣中正」。蔣中正總統曾經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希望全體國小學生具備最基本的禮義廉恥,何錯之有?何需更換?
姜滄源與陳淑蓉強調,去年固然有議員提出這樣的提案,但是這是個人意見,並不是議會的看法。每年許多議員都提出各式各樣的提案,市府並未積極處理,而教育局此次作為隨著政客起舞的心態實在令人無法原諒,許添財有時間搞政治,卻沒時間解決教育預算窘困的問題。許添財如果要作正名,請循正式管道,讓市議會同意,不要把藉口歸給市議會。況且,現在憲法還是中華民國憲法,並不是台獨憲法,請許添財不要急著表態。即使教育部要學校正名,市政府也不必急著去掉中國與歷史。若再堅持去中國化,請阿扁及許添財以身作則將祖宗的墓碑先去中國化吧!
姜滄源與陳淑蓉呼籲國民教育是國民最基本的教育,不應該涉及意識型態,要求「政治不應介入教育」,讓學術專業回歸學校,請許添財市長把他那隻政治黑手從教育領域移開,不要再去搞一些意識型態的議題來譁眾取寵,要多用心解決學校面臨的資源問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