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憲、蔡淑惠議員“新球場遲遲未完工,慢壘運動人口大量流失?”---會勘台南市臨時慢速壘球場工程----
日期:2006/1/26
時間:2006年1月26日(週四)下午2:30
地點:台南市臨時慢速壘球塲(文中六十六用地,府平路與國平路口)聯絡電話:06-2220246
慈濟中小學的開辦,鄰近的幾座慢速壘球場地紛紛關閉,原本堪稱擁有府城最多運動人口的「慢速壘球」運動,正面臨有球員但無球場可用的窘境,對口口聲聲提倡「運動人口倍增計畫」的市府而言是一大諷刺,而正興建中的台南市臨時慢速壘球場,相關經費預算於93年底通過,工程本應於94年2月就要完工,但迄今仍未完成,是何原因造成工程牛步化,非常值得探討…………….
林俊憲指出府城的慢速壘球運動為全台的發源地,更在配合中央推展全民運動的政策下,近年來迅速蓬勃發展,運動人口倍增,曾高達5000人之多,堪稱為擁有最多人口的運動項目,但近幾年來隨著幾個重要的球場陸續關閉後,慢速壘球運動人口也日漸萎縮,這項運動的未來發展正受到嚴峻的考驗。五年以來所關閉的球場包括安工、中山、聖南、球友、史樂比、南英、鳯凰等球場,這些球場原是中央或市府所有,由各慢壘聯誼會所認養,每個球場提供15至20支球隊練球及比賽用地,但近年來由於道路開闢,機關及學校設立等原因,這些球場即慘遭關閉的命運,各隊球員因無球場可使用,球隊自行解散,大多數球員即停止打球,僅有少數球員,轉往他隊繼續打球,估計因球場關閉而減少的人數高達2500人以上,佔總人數的一半以上。林俊憲見事態嚴重,曾就此情形向市府反應,極力要求市府尋求解決之道,且於92年7月另向中央行政院體委會爭取經費,經中央體委會同意補助七百萬元,市府配合款三百萬,共計一千萬元於今五期重劃區文中六十六用地,闢建一座具備夜間照明之標準慢速壘球場。新建球場的一期工程於93年11月起完成發包開始動工,預計94年2月完工,但市府卻又中途變更設計圖,原本向中央爭取用於一座球場的經費,市政居然要一劈為二,改用於興建兩座新球場,經費壓縮的結果,工程品質大打折扣,夜間照明用燈柱由原本8座減為6座,每座8盞燈泡減為6盞,且燈柱高度應為21米,卻設計成15米,經台南市慢壘協會建議後,始獲得修正。而現在正在進行的二期工程,根據施工的現場狀況來看,倘若完工後也不堪使用,因現場仍欠缺許多必備的設施,如無圍牆,全壘打牆,選手休息區,觀眾席及缺少排水設施等等,根據了解,市府目前只打算完成二期工程後,即不再增建,後續缺少的設施將由委外經營的單位自行增設,以達成球場可敷使用的標準。市府許多交由民間團體認養或委外經營的公共設施,最起碼也應符合可供使用的標準,才交由認養單位去使用,如今球場並不能使用,即要交由認養單位去收拾殘局,市府如此的作法,並不負責。
林俊憲表示此次球場的工程會勘,邀請了幾位對球場場地管理經驗的專家共同會勘,這些專家紛紛表示不難發現,現有球場存有許多設計不良之處,必須改善方可使用,教育局長王水文也在現場允諾會參酌意見就球場現況的缺失加以改善,現場並作成多項的改善方案結論,希望早日能讓新球場正式提供市民使用。
林俊憲進一步指出原本讓球員滿心期待的新球場,如今完工日期可說是遙遙無期,球員們失望透頂,更對市府的行政執行能力大打折扣,如此簡易的球場工程,就無法完成,今年市府要承辦世界盃女子壘球賽的大賽,其成效會如何實在令人質疑。回顧以往市府對於土地的徵用,大多會採用先建後拆的模式,以減少民怨,但相較於對慢壘球場的處理,卻通常無任何的規劃與安置,致使球員一旦無球場可用,即無再繼續從事此運動的意願,這也是慢壘運動遽減一半人口的主因,更是對市府去年獲得行政院「運動人口倍增計畫」首獎的一大諷刺。市府對球場的興建案應加緊腳步,重新檢討趕上進度,畢竟這攸關將近三千人的運動興趣及未來府城慢速壘球運動的發展大計,市府團隊不得不謹慎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