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珍議員---支持南部子弟林靖傑執導電影《愛琳娜》,本週六邀大家至康樂街、中正路交叉口廣場欣賞《愛琳娜》戶外特映會
日期:2015/12/9
支持南部子弟林靖傑執導電影《愛琳娜》,市議員陳怡珍本週六邀大家至康樂街、中正路交叉口廣場欣賞《愛琳娜》戶外特映會
由好台電影公司主辦,台南市e世代關心協會協辦的《愛琳娜》電影戶外特映會,將於本週六晚上七時在康樂街、中正路交叉口廣場舉行,擔任台南市e世代關心協會理事長的市議員陳怡珍9日邀請鄉親踴躍前往欣賞,感受電影大螢幕的享受,並以行動支持國片也力挺南部子弟林靖傑執導由陳怡蓉主演的電影。主辦單位好台電影公司當晚也準備由翁記魚府贊助的虱目魚烤餅要送給前100名觀眾;另有限量的《愛琳娜》電影海報30份及陳怡蓉電影酷卡80份贈送,有興趣收集的影迷朋友們可要把握機會喔!。
台南市e世代關心協會理事長市議員陳怡珍表示,電影《愛琳娜》由該協會協辦,是南部子弟林靖傑導演從影二十多年以來,企盼能獻給南部鄉親,同時也能呈現台灣庶民在許多不公不義的狀況下如何努力求生存,努力開出一朵花般燦爛的人生。出身高雄的知名演員、導演戴立忍,此次也參與此片的演出。他說:「如果地球毀滅,要重建二十世紀的台灣,楊德昌的「一一」最能代表台北,只有「愛琳娜」,才能說出屬於南台灣的情調!所以「北有《一一》,南有《愛琳娜》」。
主辦單位表示,林靖傑導演的影像類型包含紀錄片與劇情片,並且創作中多半關注並挖掘社會底層庶民處境及力量,為民發聲,也在生命困頓中找到正面的力量,例如關懷勞工的紀錄片《台北幾米》(2004)以及性工作者處境的《嘜相害》(2006)等。而《愛琳娜》,以「失敗者聯盟」的概念發想,希望各種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人生,都可以在這部電影中扳回一城,尋回希望。
在《愛琳娜》中,更是反映台灣這幾年庶民的處境與反抗,包括新住民與勞工的處境,以及居住正義等議題。電影主要場景還特別來到台南四草綠色隧道取景,將紅樹林美景搬上大螢幕,透過電影參展將台南美景帶往世界舞台,行銷台南觀光。
陳怡珍邀大家來看《愛琳娜》,一同成為彼此人生中的愛人啊!也為台灣這塊土地祈福,一起努力打拚,也為生命旅程增加更多正向能量。就如導演創作這部影片的精神主軸「在怎樣廢的人生,也要奮力開出一朵花」。
《愛琳娜》簡介:
台灣Taiwan|2015|DCP|Color|138min 2014高雄電影節開幕片/入圍2015台北電影獎
當走頭無路卻懷抱著勇氣的計程車司機 遇上擁有夢想渴望改變命運的熟女小提琴老師.兩人會交織出怎麼樣的火花? 一段愛恨悲喜交雜的荒謬魔幻喜劇
述說著台灣大時代脈動的純樸電影 主角陳愛琳,名字從「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愛人」而來。
35歲的她出身底層家庭,因緣際會學會小提琴,於是奮力向上,立志嫁到好人家,不僅希望找到愛情,還想望從此階級翻身,讓一家人雞犬升天。但是翻身夢碎,她在重挫的谷底體會到,找到自己的價值,才是最珍貴的財富。於是,她以琴身為盾、弓為劍,化身蒙面小提琴女俠,出沒在都市各個角落快閃演出,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時為弱勢民眾讚聲。她的現代蒙面女俠的身分迅速引起注目…
《林靖傑》導演簡介,為台灣中生代重要導演。跨足文學與電影,早期以「江邊」為筆名創作小說和散文,曾獲聯合文學、時報文學獎之首獎榮譽。
其影像類型包含紀錄片與劇情片,從2003年電視電影《我倆沒有明天》,入圍第38屆金鐘獎「單元劇導演(導播)獎」,到關懷勞工的紀錄片《台北幾米》 (2004)與性工作者處境的《嘜相害》(2006)。
接著2008年電影《最遙遠的距離》更榮獲第九屆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及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的最佳影片」。2015年上映的《愛琳娜》又是一部編導佳作,為台灣氣息濃厚的愛情喜劇。
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