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議會議員資訊網市議會外觀圖
::: 市議員資訊

活動行程


王家貞議員.景鴻鑫教授聯合「孩子,謝謝你!------一個父親的懺悔」記者會
日期: 2010/10/14 上午 08:00:00
主旨: 王家貞議員.景鴻鑫教授聯合「孩子,謝謝你!------一個父親的懺悔」記者會
內容: 人生不可能沒有故事,有些故事發生得似乎天經地義,有些故事發生得令人錯愕莫名。細細思索,卻不得不承認每一個故事的發生其實都有它的道理!

當我的兒子景威一併把我列入等同他父親的拒絕往來時,我是呼天搶地,吃不下睡不好,日日心頭壓著一塊千斤重的石頭般無比痛苦的,怎麼可能這麼一個善良溫和的孩子會這樣對待他的父母?更怎麼可能,他怒憎打罵過他的父親也就罷了,他何以可以遷怒一直在居間支持維護這個家的母親?

三年多過去了,我的不平隨著景威的父親和我之間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甚至年復一年的檢討逐漸找到了出口。我的兒子所以找得到各種理由,這麼對待我及他父親不也是我們那不中不西的教育方式、教育態度所造成的結果?

我的工作會遇到很多家長,接觸到很多教育問題,會了解到很多政府決策,當我很自然的把我的家庭故事連結到我在工作領域上所看到的點點滴滴時,我不禁駭然:原來我的痛不止是我的痛,原來自販夫走卒到達官巨賈,都在面對舊的家庭倫理在崩潰在解構,而西方的個人主義,正在侵蝕取代幾千年來我們的傳統價值!

記得有一次,我的同事隨口講了一個真人真事,他說他認識的一個朋友竭盡所能培養子女,表現最好的遠赴英國創業有成,成就不凡。這個傳統以子女為榮的父親年老病危,召喚兒女回來送終,在英國功成名就的子嗣告訴其他弟妹,要求要確認他老子真的是病危他才來送終。可不要他回來看過後沒「終」,等他回英國沒多久又要來再送一次終。

這位功成名就的子女說得很「理智」他的事業極端忙碌,如果他回來看父親能救回來,那他值得放下事業飛回來一趟,但他父親也是到年紀了,回來一趟也救不回生老病死的必然人生,不如確定真的是可以送終,再飛回來有效率的一次處理完父母的生死大事。

這樣表現優秀的子女,這麼樣的「理性處理」與父母的關係,你我聽了會不會罵他不孝?在已經被歐美的個人主義侵蝕殆盡的台灣,孝順算不算一種價值與美德?孝不孝是如何定義?孝會讓我損失巨額財富,下降社會地位,孝又有什麼意義?

不孝只是老一輩的觀點,送不送終有如何?年輕人的口中有各種時尚名詞,不會有「孝順」這個老掉牙的詞彙。沒有詞彙,就沒有想法念頭,「孝順」當然成為早已消失的恐龍。

在我家的故事中,我與我先生日夜呼喚孩子,但一樣看到許多孩子莫名的被傷害,被遺棄,生命中重大的缺口無從彌補,那些為人父母的永遠不再出現,不願意有人知道他們有個角色叫做父親母親。

我的三個小孩,老大景威只較老二景緻大一歲,老三景昊小了兄姊5.6歲,老大、老二的成長過程差堪相似,最大的不同老大是兒子,老二是女兒,威真是像他父親的絕對理性,緻像我的多情。兄妹二人如今在美國同一州,相互支持相互關懷,我心知肚明在那樣的環境當中,他們要多加好幾倍努力才能有一些些人生的成績。我們做父母的早已不能要求他們如何如何,說點不自私的話,應該是他們快樂幸福就好,說我心裡的話,當然自私的母親的話:我盼望他們將來安居樂業在自己的文化傳統裡,回到母親的懷抱中。所以對於我那仍在身邊的老三么兒子景昊,我決定很不符合時代演變的告訴他:昊昊,等你成家立業後,爸媽要靠你奉養,爸媽要靠你送終!

老大景威甚至老二景緻教了我們生命與家庭的功課,我與他們的父親所以寫下了這個家庭的故事,不只是自我的檢討與反省,我們想要提醒天下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不要忘了我們自己文化的根!

是的,我能不能有個家規,這個家規是父母慈、子女孝、敬天地、法先祖,有西方的先進,更有我們歷史文化的傳承!

不只是親子問題
景鴻鑫教授
今天剛好是中秋節,晚上跟家貞去看了一場電影。散場的時候,本來平常都很擁擠的戲院,此時卻空蕩蕩的。當然,因為大多數人都回家團圓去了,誰會出來看電影呢?中秋節是中國人月圓人團圓的日子。以前覺得這種農業時代的節日,在社會早已工商業化的今天,並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因而很少去重視它。這幾年來,才發覺自己錯得離譜。千百年來,老祖宗提醒我們應該要一家團圓、敘天倫的特定好時辰,怎麼可能沒有什麼意義呢?

作為三個小孩的父親,從老大出生之後,至今已二十七年,老三現也已成年,再加上老二是個女兒,養兒育女的經驗不可謂不豐富。說來慚愧,初為人父時,滿懷理想,一心以為可以很有把握地,隨著自己的期望來塑造子女;無奈,事實總是無情的。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波折起伏,到現在只剩下滿懷的謙卑。

親子問題在台灣社會裡,早已讓人無法忽視。媒體上,每隔一段時日,總是會出現人倫悲劇的報導。或者是兒子把父母殺了,或者是長輩把小孩弄死了,而且,這樣的報導似乎有越來越頻繁的趨勢。細看報導的內容,卻也並沒有發現什麼大不了的仇恨。話說回來,父母子女之間,又怎麼可能會有什麼大不了的仇恨呢?然而,如此的人倫悲劇畢竟常常出現,問題到底出在那裡?難道真的只是父母跟子女之間的相處問題而已嗎?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有五個:第一、透過寫作的過程,進行自我深刻且全面的檢討,不僅僅檢討我們對威威的態度,更要深入剖析我個人在思想、性格、與行為上的點點滴滴。一方面是一種自我的心靈治療,一方面則是讓自己更加的靈台清明。第二、透過徹底的剖析自己,讓我們的子女能夠很清楚的了解,他們父親一切作為的來龍去脈,以降低親子之間的誤會。第三、當我很清楚的釐清自己之後,我的子女也能夠透過我,增加他們對自己的了解,畢竟他們也繼承了我們的基因,更可以作為他們以後為人父母的參考。第四、我們希望透過清楚呈現我們家的故事,可以給天下的父母作為參考,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也給天下為人子女者,認識父母親情的一扇窗口。第五、本書同時提出一些我在成大的研究成果,來佐證我所觀察到的社會變遷。西方根植於基督教所產生的個人主義,正在以我們很難適應的速度,取代我國固有的家庭倫理。這正是現在我們社會上,各種親子問題之所以發生的根本原因。

當我們社會以為家庭倫理落伍,而盲目的引進西方個人主義的理念與制度,罔顧祖先數千年來累積的人生智慧,只會為天下的父母子女帶來更多的苦難。雖然我國的傳統文化裡,確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一如國父孫中山所講過的那個故事,我們賴以生存的是那扁擔,西方的個人主義好似那彩券。當我們以為彩券可以帶來財富,而毫不猶豫的把扁擔一扔,我們扔掉的正是我們的根。即便是我們希望擁有西方個人主義的優點,也還是要抓緊我們自己的根,更何況那彩券本就不屬於我們。

有好朋友表示這樣的看法:你為什麼要跟你兒子懺悔呢?你有這麼錯嗎?是的,比我們打罵子女更兇的多的是,我們家的例子不算什麼。然而,就如同我所說的,這不只是一個親子的問題。所以,我的懺悔,就不僅只是父親跟兒子懺悔而已,而是凜於隱藏在生命與文化背後的博大精深,從而以極為謙卑的態度,跟生命懺悔,懺悔自己在面對生命時的太無知;跟文化懺悔,懺悔自己在面對家庭倫理時的太自以為是。

再有機會給我帶小孩,我一定會盡一切所能,尊重生命、尊重文化,並維持生命與文化的平衡,在中西文化衝突之中,找出一條中庸的路!

(以上資料由王家貞議員服務處提供)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