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莉莉議員召開「拯救台灣內衣業者生機公聽會」記者會

邱莉莉議員召開「拯救台灣內衣業者生機公聽會」記者會
![]() |
日期: | 2006/3/14 上午 08:00:00 | |
![]() |
主旨: | 邱莉莉議員召開「拯救台灣內衣業者生機公聽會」記者會 | |
![]() |
內容: |
時間: 03月 14日星期二 上午10:00 地點:市議會一樓小型簡報室 參加人員:相關人員 繼中國毛巾被控傾銷,危及本土廠商生計後,超過三十家的中南部內衣業者,十四日聚集在台南市議會,手持「木蘭飛彈摧毀台灣本土內衣產業」、「政府漠視走私,內衣業者沒飯吃」等抗議標語,要求民代及官員重視中國製內衣低價銷台的問題。中國製內衣走私猖獗,已對本國年產值兩百億元的內衣產業造成嚴重衝擊,如政府再漠視不管,業者可能都要放棄生產,直接引進中國貨。 王塗發及邱莉莉表示,根據全國工業總會貿易發展委員會所做的「二○○五年大陸貨品進口威脅狀況調查報告」,因中國貨品造成國內貨物市價、產銷、獲利下降超過20%以上的服飾類項目,當中便包括內衣褲商品。內衣業是台灣傳統產業,這些業者可說是忍受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咬牙苦撐,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在毛巾傾銷事件當頭,了解更多傳統產業的生存危機。 業者代表指出台灣自產優質內衣在世界上是頗負盛名的,但現在價值似乎拼不過價格,中國內衣低價攻佔市場,台灣業者幾乎都已奄奄一息,甚至連著名的電視購物頻道放眼所及都是中國製內衣。諷刺的是,中國製內衣按法令並非可循正常管道進口的商品。業者質疑海關把關不嚴、走私相當嚴重,間接成為中國內衣降低銷售成本的幫兇。王塗發委員表示,劣質「中國貨」傾銷台灣後,消費者的權益誰來保障? 邱莉莉議員認為,政府若只會一味要求傳統產業升級,即使內衣產業在研發和創新都已有一定水準,卻可能因不公平的產業競爭環境而不支倒地,對根留台灣的業者,政府應付出多一點關懷;此外,內衣是女性貼身物,肌膚的毛細孔對內衣質料相當敏感,中國內衣品質粗劣對身體有害,不但鋼絲容易使胸部變形,顏色染劑也有可能導致人體過敏,希望中央能基於消費者權益,重視中國內衣反客為主的現象。 王塗發委員表示,台灣自1997年放行委外加工,「Made in China」的內衣可以有條件輸入,但原料必須由台灣提供,這部分倒還不足為慮。但是市場實際充斥著「Made in H.K.」打著香港製造的內衣,這就涉及偽標、走私和傾銷的問題。王塗發委員接著表示,據海關統計,香港進口的男女用內衣,一年有一千萬打,香港人力成本不會低於台灣,但其出口內衣卻可以罕見低價銷售,如按正常管道,這就符合「傾銷」的定義,財政部和經濟部要主動協助調查;如以非法方式輸入,海關便必須負責查緝,他要求財政部和經濟部兩部會須主動追查中國內衣的輸入方式並研議是否能提出反傾銷和進口救濟的防衛性措施。 財政部關政司官員表示,走私問題將請海關加強執行查緝著手,更歡迎業者主動提供資料,檢舉不法。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認為是否能提出進口救濟,須由業者提出,該會再協助調查。高雄關稅局則建議建議國貿局直接取消委外加工的規定,中國製和中國加工的商品入關時便不會混淆,可降低查緝的困難度。工業局副局長郭年雄認為,可以仿照「台灣製鞋品標章」模式建立台灣內衣品質標章,另外針對艱困傳統產業,工業局最近也已擬妥振興方案,要透過跨部會橫向整合,提升產業的差異化和競爭力。 |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