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邱莉莉---孔蓋下地效率不彰

議員邱莉莉---孔蓋下地效率不彰
![]() |
日期: | 2009/10/14 上午 08:00:00 | |
![]() |
主旨: | 議員邱莉莉---孔蓋下地效率不彰 | |
![]() |
內容: |
機車騎士或行人因道路人孔蓋突出不慎跌跤受傷時有所聞,內政部為配合路平專案日昨通過修正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將新設的人孔最大間隔放寬一點五倍至二倍,意圖縮減人孔蓋數量。不過台南市議員邱莉莉表示,內政部的做法對於實際人孔蓋減量幫助有限,主要是因為南市人孔蓋大多是台電、中華電信等事業所有,台南市今年原本有10萬6,600個人孔蓋,但到十月中旬,人孔蓋地下的數量卻僅只有159個,減量比例僅千分之ㄧ,可用「龜速」來形容,她要求公共工程處應擬定具體目標,逐月減少人孔蓋以撫平民怨。 台南市東區大同路一段175巷內短短一百多公尺竟然地面鋪設19個人孔蓋,平均不到十公尺就有一個,有些路段竟然離譜到一公尺有兩個人孔蓋,當地居民抱怨連連,自我解嘲大同路一段175根本可以正名為「人孔道巷」,邱莉莉實地勘查後也大喊離譜。 邱莉莉指出,台南市目前總共有10萬6,600個人孔蓋,平均每七個台南市民就分到一個,人孔蓋是城市道路醜陋的坑疤,影響的不僅是交通安全,也涉及到市容景觀,但公共工程處養護工程科今年才僅完成159個人孔道地下減量工程,對照總數可說不成比例,邱莉莉批評人孔道下地專案效率不彰,公共工程處有待檢討。 邱莉莉表示,台南市目前雨水下水道人孔蓋數量為4,500個、污水下水道人孔蓋數量為4000個,現在內政部修正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將雨水下水道人孔最大間隔由五十至一百公尺,修正放寬為一百至兩百公尺,將污水下水道人孔最大間隔由五十至一百公尺,修正放寬為一百至一百五十公尺,公共工程處對此感到相當困擾,即使規範只侷限於新設部份,公共工程處的官員也坦言,人孔蓋的距離拉長會增加清除成本,他們將會在處內會議開會時討論如何應對內政部的修正標準。 邱莉莉指出,路平專案是公共工程委員會的專案計畫,雨、污水下水道人孔蓋距離拉長也是內政部的方案,而長期懸而未決的台電、中華電信人孔蓋則和經濟部、交通部政策有關,她認為路平專案或人孔蓋下地目標由於有經費限制,估計每處理一個人孔蓋至少有一萬元預算,她與希望政府各單位都能真正負起責任專案把錢下放,讓有關單位得以快速處理。 |
|
回上頁 |